23

17/05

吉祥鄂温克,魅力瑟宾节,618讷河·兴旺与你不见不散
0
吉祥鄂温克,魅力瑟宾节,618讷河·兴旺与你不见不散

  鄂温克族是一个古老的北方山林狩猎民族,鄂温克意为“住在大森林中的人们”,由索伦、雅库特、通古斯三部分组成。鄂温克族是我国四小民族之一,清朝顺治年间,不堪沙俄侵扰,举族南迁。其中的索伦一部越过兴安岭,落居在讷谟尔河口以南的狭长地带,历史上称为嘎布喀索伦,现为我市兴旺鄂温克民族乡,兴旺鄂温克族乡是黑龙江省唯一的鄂温克民族聚居区。


0.jpg

鄂温克族人为什么选讷河定居?

原因有很多

因为他们发现了

咱大讷河的

>>>>

    讷河是清朝皇后婉容的祖居地,其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是讷河红大白菜的种植基地,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甜菜之乡和优质大豆主产地。大米和马铃薯均已通过欧盟认证。拥有耕地600万亩,常年粮豆薯总产140万吨。黄粘土储量和质量居世界首位。地貌齐全,资源独特。地下水与五大连池一脉水系,矿泉水储量巨大。尼尔基水库围堰而成500平方公里水面,有北方第一湖之美誉,这里紧邻嫩江,草肥水美,是渔猎、游牧、农耕文化交融地区。现有鄂温克族594人,主要居住在索伦村和百路村。


1.jpg



2011年6月鄂温克瑟宾节被国家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瑟宾节是鄂温克民族标志性的复合文化符号,涵盖了原始信仰、社会历史、文化艺术、民俗

风情等众多渔猎民族信息,是鄂温克族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活太态见证。


2.jpg

3.jpg

    现在我们每年举办一次瑟宾节,就是通过对瑟宾节的科学有效的保护传承,展示鄂温克渔猎文化的魅力风情,传承保护民族遗产,促进我市文化旅游经济和人文建设的繁荣发展。

4.jpg

    瑟宾节是鄂温克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瑟宾”是鄂温克语,即“欢乐、祥和”的意思,它是鄂温克民族标志性的复合文化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非常丰富,其遗产类型在我省是绝无仅有的。

5.jpg

    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煮熊脖、熊头。猎人们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然后举行盛大的晚餐,吃熊肉、喝熊汤。晚餐结束后,人们成群结队寻找理想树,把熊的颅骨挂在树枝上,以示崇敬。

618盛大节日



618盛大节日 

鄂温克族瑟宾节

这是一场全族人的狂欢

6.jpg

    在庆祝节日的最开始,人们要开始祭祀,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起,祭祀敖包、山神、图腾等。祭祀一般由家族、部落头领或部落的萨满主持,在山神牌位或敖包前供奉鹿、牛、羊、马奶酒等祭品,以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四季平安。


7.jpg

    在祭祀仪式完毕之后,最能带动人们气氛的歌舞表演就开始了,努日给勒舞、萨满舞、天鹅舞、彩虹舞、扎恩达勒等等都将一一上演,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用自己热情的舞蹈来表达节日的喜悦。

8.jpg

9.jpg

    看完了歌舞表演,鄂温克族的小伙子就坐不住了。竞技比赛热闹的拉开帷幕,一般的比赛项目有:抢枢、赛马、射箭、摔跤、拔河、划船、拉棍、贝奇那。原本用来打猎练就的一身武艺都在赛场上发挥出来。

在这样重大的节日上如果争得了第一

说不定会得到心爱姑娘的青睐呢!

10.jpg

11.jpg

    接下来开始的是:鹿棋、颈力、腕力、对拐、跳绳、嘎拉哈、找宝、猜谜这些有趣又益智的游戏了。这些就由咱们鄂温克族族姑娘们来完成。

12.jpg

13.jpg

    欢快的游戏结束之后,迎来了吃货最喜欢的项目:风情野餐,之前那些通通都只是铺垫,对于小编来说,吃才是王道,硬菜刚上。

    人们将捕鱼、射猎、采柳蒿、江葱、酸浆得来的食物进行烹饪。将宰杀的牛羊、奶酒等美味端上桌。周边的美食也会在此汇聚一堂。

21.jpg

    大家可以在看完节目之后,你也可以自己动手架炉子烤串,在青山绿水间,晒着太阳,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这才叫生活!

22.jpg

    傍晚燃起篝火,这是瑟宾节的最后一项内容,也是节日的高潮。鄂温克族的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手拉手跳起欢快优美的篝火舞。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祥和喜庆气氛荡漾在草原上空,成为嫩江之滨颇具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23.jpg

艾玛,这脑子,竟然拉下了一个重头戏,我们要申请吉尼斯最长烤串记录,刚刚小编百度了下,这个是黑龙江绥芬河弄的个串,121.24米长,据说够两千多人吃。

24.jpg

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节日“瑟宾节”,诚邀各民族朋友共聚一堂,通过展示本民族的特色、讲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来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 ,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