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你未来20年的生活、财富和机会?

1
我有一位同事。
2007年,他大学毕业,拿到了两家公司的offer。
起薪是一样的,但是品牌不一样:
第一家是深圳的民营企业、创业公司;
第二家是很著名的老牌外资大公司。
不出意外,作为一个老实本分的优秀毕业生,他拒掉了第一家的offer,加入了第二家——一个品牌极好、精英气质的跨国公司。
10年后,作为一位高级专业人士,他事业发展得很好,但他仍然一直不敢正视一个数字:
他拒掉的第一家公司,在这十年间,市值翻了 50 倍。
这家公司,叫腾讯。
2
别嘲笑他。如果换做你我,未必就能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因为作为个体,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依据的总是自己目力所及范围内能看到的要素。
但是,往往忽略了,在我们脚下地底深处、在我们远方视线之外,会有一些变化正在发生。
就像海啸,开始好像只是天边的一条白线,但是一旦推进到眼前,就是20米高的滔天巨浪。
这就是“大势”,一个听起来相当虚、做起来特别实的东西。
从不愿看、到看不见、看不清、看不懂,大部分人都因此被挡在时代的大机遇之外。
要求一个只有二十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能够看清:
互联网将在短短十年间成为席卷一切的底层力量和基础设施,并且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因此中国必然将诞生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这一系列的趋势。
确实太难了。
而且,不仅他本人没有这个能力,当时他也没法通过其他途径利用其他人的视野,为自己 “赋能”。
3
现在有了——
「得到」App的使命,就是为终身学习者赋能。
如果再有一个重大选择放在你面前,比如:
你应该留在超级大城市苦拼,还是到小城镇享受生活?
你要不要去外国生孩子,好混一个外国国籍?
你有限的资金,应该用于买房,还是做其他金融投资?
你想要创业,什么领域还会产生改变市场格局的大机会?
这时候,前面我同事的故事,是不是能提醒你,别埋头拉车、独自纠结,千万要抬头看路,务必看清我们已经进入了怎样的发展轨道、为什么说必须要把握“历史机遇期”?
2018开年,国家网信办特别委托「得到」App,邀请10位知名学者,为你专门制作了《看清大势,抓住未来20年新机会》这一系列课程。
4
这10位学者是谁?
1. 何帆:
北大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得到」App订阅专栏《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主理人。
他要为你讲讲:《结构升级,如何在持续增长趋势中抓住发展红利?》
2. 李强: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著名社会学家。
他将回答我们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三条路径,怎样实现个人阶层的向上流动?》
3.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中国国情研究方面权威学者之一。
他将为我们解读:《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我们如何找到最佳的发展路线?》
4. 葛剑雄:
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地理、边疆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
他要讲的主题是:《全球视野下,“一带一路”倡议究竟给个人带来什么影响?》
5. 薛兆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得到」App订阅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主理人。
他要给你分析:《创新与民生,什么才能让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6. 宁向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得到」App订阅专栏《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主理人。
他将给我们讲解:《“群创时代”,如何让企业家精神成为商业发展的动力?》
7. 唐涯(香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得到」App订阅专栏《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
她会告诉我们:《“全金融时代”,如何实现个人财富快速增长?》
8. 何帆:
法治工作者,清华大学法学院兼职教师,著有《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译有《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批评官员的尺度》等。
他会为我们深入解读:《司法改革,如何为“市场经济共识”保驾护航?》
9.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三农问题”专家。
他为我们讲解:《乡村振兴,城市中产阶级如何发现、参与这一机会?》
10. 熊李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学系主任,国际关系研究专家。
他为我们讲解:《大国外交时代,怎样理解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国方案?》
5
通过这个系列课程,你可以收获:
看清国家向上发展的总体格局;
以全球视野理解中国特色问题;
把握时代级机会,优化个人战略决策。
对未来有清醒的洞察,你才能具备高瞻远瞩的想象力,不会因为出现“黑天鹅”而陷入恐慌,也不会因为遇到“灰犀牛”而缩手缩脚。
你才能在面对 “中国式机会”时,成为一个“理性乐观派”。
「得到」App从即日起,将把这重要的一课,向中国每一位终身学习者免费提供。
我们衷心希望——
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学习,看清趋势,乘势而上。
(转自:罗振宇 罗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