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7/11

泰来县农产品电商上行亮出新姿势
0
泰来县农产品电商上行亮出新姿势

“农产品进城”一直是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泰来县不断地探索尝试,通过加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多渠道的营销和推广体系、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发挥品牌优势,以及产品与文化结合等方式,开启泰来农产品的上行之路。截至10月份,网络上行销售额为1.99亿,同比增长116.3%,微商城及自建平台销售额已突破500万元。泰来县网络上行销售额大幅高于网络下行额。农产品上行量占比达50%,快递量158.8万件,同比增长38%,其中发件量98.5万件、收件量60.3万件。

泰来县政府审时度势,重点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着力构建电子商务“六大体系”,积极探索“县域电商+主导产业+文化旅游”的模式。一是完善服务体系,紧抓粮食丰收收割季。9月正值粮食产品集中上市,泰来县以“农产品上行”为突破口,以县主导粮食产业为抓手,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产品源头,采取“电商+基地+农户”、“电商+私人订制”“电商+文化+旅游+扶贫”等新模式,促进粮食产品在电商平台上卖得好价钱、卖的新销路。并成立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农民创客基地,同时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整合快递资源,节约1/3的物流上行成本。二是提升网货品质,增强品牌影响力;通过优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保证优质产品有效供给,已注册各类品牌50个,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点打造“泰来大米”整体优势。对线上94个品类的电商产品,推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控全体系。提升设计理念,改善产品包装,提供适销对路的优质网货。三是开展全网营销,多渠道宣传销售。线上、传统销售渠道双管齐下,开展定制营销,并与大型超市、高等院校等有影响力的平台合作促销售,同时建立线上“泰飨来”本土APP微商城、泰来大米官方交易平台,优选“一镇一品”土特产品,移动、社交媒体助力宣传,在央视《每日农经》、《农民日报》、省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积极参加中俄博览会、绿博会、市电商大会等大型活动,抢抓机遇进行线下推介;在哈西、齐南高铁站、哈大和嫩泰高速公路等重要节点设线下体验店,实现线上订购,扩大“泰来大米”的对外影响力。在多场活动中利用新媒体直播、社群转发、公众号推送、精准推送等增加关注度。四是应用企业壮大,孵化显集聚效应;扩大入驻淘宝、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规模,目前,泰来县网店发展到380家、微店5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90%以上,食品加工企业达100%。引导传统企业触网转型,引进优秀运营商线上代运营提高网店运营能力。通过开展各类电商培训,转思路、谋发展,电商应用主体不断扩大,成为农产品上行的主力军,去年以来,带动2792名贫困群众实现电商创业、就业。五是营造良好氛围,全方位持续发力。策划开展了“春插福稻秧,夏看稻田画,秋收幸福米,冬赏稻草雕”“福稻泰来”四季文化旅游活动,大力推广“泰来大米”公共品牌。举办泰来县首届稻草文化旅游节、插秧文化节、首届大米节、菊花文化旅游节,紧密结合泰来大米供应端和销售端,打造泰来大米全产业链体系联盟。通过线上预售等方式,提升泰来大米销量和人气,各类活动网易关注量累计突破50万人次,销售大米19万吨;在首届辽金文化旅游美食节、电商扶贫产品体验节上,评选出“泰来十大好网货”产品,树立泰来本土明星产品,聚力打造“泰飨来”品牌,集中特色优质产品上线,打通各乡镇的特色农副产品上行的线上通道。

泰来县将持续在“品质、品牌、渠道”上助力电商农产品上行。将“用平台”和“建平台”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农产品“B 2 B 2 C”销售模式。同时,继续完善六大体系和“县域电商+文化旅游+主导产业”的模式,推动泰来县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产品上行之路,任重道远,泰来县将继续探索和创新,寻找更为有效的农产品推广方式,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民创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