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齐齐哈尔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专题活动
企业名录
电商园区
人才培养
电商工作
20
25/03
克东丨聚力打造产才融合发展新高地
55
克东丨聚力打造产才融合发展新高地
齐齐哈尔市克东县认真落实《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聚焦“乳豆水肉菜”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县委书记领题攻坚,不断深化以产聚才、产才共育、以才兴产,擦亮“金韵乳城水乡•产城融合高地”金字招牌。
瞄准产业发展靶心
打造以产聚才“强磁场”
聚焦县域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需求,靶向引进专业化人才,推动人才和项目良性互动、人才和产业高度融合。
因势利导构建人才矩阵。
围绕全市“2345”现代化产业体系、县域五大产业集群,精准编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组织飞鹤、北纬四十七等企业深入高校,开展“丰羽计划”“引才兴企”等引才活动,举办“招才引智”克东日引才专场,14家重点企业提供岗位150个,参与人数超2000人,全年引进高校毕业生866人,同比增长39%。
柔性引才激活智力引擎。
紧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需要,建立产业高层次人才智库,柔性引进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铁华等50名高层次人才,在功能性乳肽加工技术、植物蛋白工程研究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突破产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助力县域产业创新发展。
搭台筑巢助力归雁返乡。
主动承接落实全市支持返乡人才就业创业“归雁行动”试点,完善在外人才信息库,设立天津、南京、北京、广州4个在外人才联络站,将引才触角延伸到发达地区。在上海举办首届克东县校友会,召开在外人才座谈会9场,吸引153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就业。
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举办“招才引智”克东日引才专场活动
紧盯产业发展需求
搭建以产育才“孵化器”
聚焦县域“5+4”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培育“主阵地”和人才发展“主舞台”作用,构建产业与人才共育共促新格局。
“固本强基”提升专业能力。
发挥食品产业学院和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等平台作用,联合黑龙江大学、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等院校共开设产业培训班13期,培训人才1700余人。聚焦强化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壮大产业集群重点课题,举办青年干部“练兵比武展风采”活动,通过以练代训提升青年干部专业化素质。举办全县职工技能大赛,县域21家重点企业4241名职工参与,实现“以赛促学、以学促干”,为产业发展夯实人才保障。
“精准滴灌”培育产业工匠。
成立克东县工匠学院,聘请“龙江工匠”“鹤城工匠”开班授课,带动一线产业工人提升技能水平。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企业下单、政府搭桥、学校培养”的协同模式,为奥瑞金、舒达源等重点企业订单定向培养技能人才110人。依托县职教中心围绕企业需求开设食品加工、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班,为企业储备技能人才421名,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
“夯基筑台”激励创业人才。
聚焦农产品加工、畜牧养殖、电子微商等领域,集聚39名创业人才组建青年创业联盟,打造“大学生创业基地”,组织开展人才沙龙、座谈交流等活动12场,培养创业典型10人,打造“赫然心粮”等优质项目30余个,通过平台带动有效促进创业人才抱团合作,助力创业人才成长和创业项目发展。
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在上海市举办首届校友交流会
把握产业发展机遇
跑出以才兴产“加速度”
聚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人才与产业同向发力、人才与发展同频共振。
以人才引进带动项目落地。
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坚持带土移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推动创新人才、创新成果、产业项目同步落户克东。主动对接南京生命科学园生物医学研究团队,结合天然苏打水资源优势,开展生物活性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研究,成功引进苏克天然苏打水项目落地,布局研发生物医药高端用水,提高产业附加值。2024年共引进糯倍尔鲜食玉米等项目15个,带动资金投入10.2亿元。
以人才服务助力产业发展。
发挥政务中心人才服务专窗作用,提供人才公寓申请、公积金贷款、政策兑现等领办代办服务。发挥惠企专班作用,抽调行业部门“精兵强将”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靠前服务、主动上门,为企业解读人才科创、产业扶持等方面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全年为县域企业协调事项164件,打通服务产业“最后一公里”。
以平台建设助推产业升级。
积极打造创新平台服务产业发展,依托禹王“头雁”工作站、克东腐乳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破解大豆生物解离、低盐腐乳研发等技术难题,有效推动“豆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县委县政府投资1000万元,建立克东县智能化乳品深加工实验室,吸引高层次科研人员落户克东,攻关破解乳产品深加工技术问题,以科技创新助力“乳产业”发展壮大。
飞鹤乳业产品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