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06

第四届电商成果展建华区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0
第四届电商成果展建华区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近年来,建华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电商体系建设、繁荣电商经济的工作部署,始终把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支撑的重要载体来抓,坚持抢前规划、体系支撑、平台搭建、主体培育多管齐下,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步入领域不断拓宽、规模持续扩大、模式日趋丰富的快车道。

    一、基本情况

建华区位于市区北半部,辖5个街道办事处、34个社区和4个行政村、5个农村实业公司,幅员面积316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作为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之一,在发展电商业上具有诸多资源优势。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01国道、111国道、碾北公路及齐甘、齐嫩高速公路横贯区境,是连结内蒙古和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二是现代服务业体量较大。辖区共有万达广场、大润发等商业网点21家;肯德基、喜家德、红叶醉美等餐饮企业近千家,元亨、全季、如家、锦江等住宿企业近百家;恒腾物流等物流企业2家;申通、韵达等快递企业12家。三是人才技术资源富集。齐齐哈尔大学和齐医学院两所高校及齐齐哈尔林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等院校坐落区境,齐大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在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银奖,齐齐哈尔信息工程学校被称为全省计算机高级技能人才垄断校,技术和人才资源得天独厚。四是新业态群体不断壮大。以星光科技园、东北沃野电商平台为支撑,全区重点监测电子商务企业已达50家。从沈阳市招引总投资1000万元的坚果文化传媒项目已落位。依托凤凰汽配城89间近万平方米的闲置门市已签约乐惠科技、羽墨文化等20户企业,入驻门市56间。

二、发展定位和推进措施

立足现有基础和区位优势,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深挖驱动现代服务业动力,推动我区现代服务业蓬勃、可持续发展。

一是依靠市场机制促进大数据应用在服务领域的创新创业,使供给侧结构与消费需求更加契合。一方面,通过组建我区数字金融平台,在金融领域不断强化信息采集、风险测算、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在融资渠道狭窄和需求信息不对称两个层面上为纳入平台的用户探索出新路子,提供更有效、更具价值的金融数据。另一方面,大力招引金麦粒科技、富德康等一批从事数据标注、采集、分析、云计算的大数据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为我市数字金融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二是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在服务业的创新创业,不断提供更高效、更适应需求的服务产品。一方面,通过组建我区数字教育平台,研发自主教育资源、引进开发AI终端、整合线下教育体系,推动我区数字教育普惠化。另一方面,加强外部资源对接,通过与深圳大数据协会建立访学机制、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形式,增加我区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人才储备。

三是依靠网红经济促进新业态创新发展,拓宽本地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销售渠道。从沈阳引进的总投资1000万元的坚果文化传媒网红和客服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共分三层布局,一层设有本地名优特产品展示区及96个经济人席位;二层、三层设131间直播室,可实现就业500人。项目于3月28日开工建设,现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万元,招聘经纪人、主播等从业人员150余人,其中,有65名主播已完成岗前培训开播。从哈尔滨引进的总投资1000万元的冕加文化传媒网红基地项目已完成签约,近期将开工建设,该项目主要通过娱乐直播形式运营。目前,还有从长春引进拟投资500万元的米拉传媒、与沈阳壹美人合作拟投资500万元的电商平台等项目在谈。

四是依托“两园区、两基地”促进小微企业集聚,整合资源营造优质发展氛围。充分释放星光科技园与多地农业合作社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果蔬批发市场、孵化基地、智能冷库的自身优势,不断夯实做精本地高端绿色农产品上行、做强农产品集散、做优小微企业孵化、做好冷链物流基础。依托800平方米电商楼,采取免费入驻模式,围绕电子商务、农业大数据进行孵化。现有乐鹤科技、龙安盾等一批专业从事农业数字金融、农业物联网的企业入驻孵化。依托凤凰汽配城89间近万平方米的闲置门市,采取免三年租金、物业费减半的优惠政策,围绕科技研发、电子商务、总部经济、培训四大类现代服务业做强服务业前端。依托万达步行街590间5.88万平方米的闲置门市,采取有偿入驻孵化的形式,围绕教育培训、餐饮、社会服务、生活配套、休闲娱乐五个方面做强服务业终端。

三、未来发展思路

顺应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形势需要,我区将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努力吸引各方投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

(一)编制规划明确重点。根据辖区实际,进一步明确我区未来发展电子商务的中长期目标、原则及重点任务、重点工程。探索推进工业B2B、B2C增值服务;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应用。

(二)抢抓数字发展机遇。在做好基地招引小微企业集聚的基础上,将目光聚焦到大数据及AI应用谋发展前沿上。推进数字金融、数字交易等一批从事大数据应用的上下游创新创业企业孵化的同时,促进人工智能在服务业领域不断创新更高效、更适应需求的服务产品。

    (三)强化外部资源对接。通过与深圳大数据协会建立访学机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形式,增加我区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人才储备。

(四)延伸配套产业链条。支持有影响力的生产制造商,利用电子商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运作能力,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